中证网
返回首页

长宏新材递交招股书,收入高度依赖少数客户

宋维东 中证金牛座

日前,长宏新材集团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长宏新材表示,公司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来扩展产品组合,满足市场对节能加热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抓住工业和消费市场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长宏新材所属的新型发热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态势。但也要看到,该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且分散,企业发展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招股书显示,长宏新材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都高度集中,这也给公司稳定运营带来不小风险。

聚焦石墨烯发热材料制造

公司招股书显示,长宏新材主要在东北地区从事新型发热材料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专注于石墨烯电热网格布及石墨烯集成发热产品的生产。公司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华晨、梵晞、美世康和蝶恋清枫。

长宏新材的销售渠道根据工厂直销部门和分销部门进行布局。其中,华晨品牌运营的工厂直销部门主要面向工厂及建筑公司,直接销售石墨烯电热网格布。公司分销部门由梵晞、美世康及蝶恋清枫品牌组成,通过东北地区的零售分销网络进行运营。

长宏新材表示,公司工厂直销、分销双渠道方式能有效地服务工业客户及零售消费者;同时,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独特需求维持不同的销售和营销策略。

图片来源:长宏新材招股书长宏新材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2554.8万元、9788.2万元,利润分别为643.6万元、1711万元,毛利率分别为40.4%、39.6%。

值得注意的是,长宏新材供应链高度集中,2023年和2024年五大供应商分别占总采购额的84.6%和87.6%。单一最大供应商在公司总采购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同一时期分别占总采购额的约56.1%和42.8%。

公司总收入也高度依赖少数主要客户,对财务稳定性和运营连续性构成重大风险。在2023年和2024年,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约占总收入的53%和53.8%。

同时要看到,新型发热材料行业及新型发热产品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年,中国新型发热材料行业前十家公司(按收入计算)仅占行业总收入的1.5%,而中国新型发热产品行业前十家公司(按收入计算)仅占行业总收入的2.0%。在此市场环境下,若无法与现有或潜在竞争对手有效竞争,可能会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公司招股书显示,发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加热设备、医疗保健、户外旅行及其他领域。约90%的新型发热材料以石墨烯为基础。下游应用主要包括消费电子产品、医疗保健产品、家用电器、保暖衣物、寝具用品、通讯设备、新能源汽车及其他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型发热材料及产品行业面临着增长机遇。其中,冰雪经济带动新型发热产品市场不断增长,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及基建热潮带动热力设备需求增长,企业向高端一站式综合制造商转型,制造日趋标准化。这些都给行业发展提供助力。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新型发热材料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62亿元增至2023年的109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0%。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型发热材料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2028年将达到156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7.5%。

此外,中国新型发热产品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7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32亿元,2018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2.6%。由于销售下游产品具有附加值,新型发热产品的市场规模大于新型发热材料的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型发热产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2028年将达到209亿元,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9.3%。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