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北京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等20个重点产业
傅苏颖
中证金牛座
3月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举办的平行论坛“工程科技创新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介绍,当今世界,工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重塑全球格局的核心变量,北京坚定不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工程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在京国家实验室、国际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大学、科技创新型企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在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新型研发机构,承接更多的国家重大工程科技创新任务,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工程科技创新的布局,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面向未来,北京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集成,深化机制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为战略科学家施展抱负,拓展空间,为跨国协同创新架设桥梁,努力打造全球工程科技创新的策源高地和融合典范。”于英杰说。
于英杰表示,北京会持续提升优势产业发展能级,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支持政策,推动集成电路重点项目产能爬坡,实施新一轮医药健康行动计划,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在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等领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聚焦工业5G等领域一链一策,加快产业链延伸布局,发挥链主企业关键作用,促进产业集群的梯次发展。
于英杰介绍,北京会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建立投入增长机制,重点培育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新材料、未来能源等20个重点产业。加快6G实验室和6G创新产业集聚区等项目建设,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完善首批10个育新基地功能,支持一批种子项目落地转化机制,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强化应用场景牵引,加快商业星座组网等试点示范,办好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