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北京发文,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

中证金牛座 中证金牛座

据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网站消息,为进一步加速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4月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5年)》,围绕持续促进临床试验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审评审批效能、持续扩大创新医药生产流通、持续推动创新医药临床使用、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创新发展、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优化创新医药产业布局和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32条具体举措。

15629b12-bb6e-40a2-9d61-446241209f37.png

图片来源:北京市医保局

持续扩大创新医药生产流通方面,《措施》提出,支持境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境分段生产,开展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支持跨国企业以委托生产方式办理药品生产许可并在京上市。探索开展医疗器械产品跨境委托生产先行先试。

推动医药制造数智化转型,实施一批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梯度培育智能工厂,打造先进级智能工厂10家以上,力争卓越级智能工厂数量突破,培育领航级智能工厂和“灯塔工厂”。

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创新发展方面,《措施》提出,鼓励企业在京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加强数据需求对接,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靶点发现、新机制探索、化合物筛选、病例随访等研究。建设医疗健康行业大模型测评体系,面向AI+病理、AI+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AI+手术规划、AI+制药等方向,支持不少于10个场景的模型开发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完善监管评价措施,促进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融合创新规范发展。开展互联网诊疗首诊试点。

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方面,《措施》提出,构建500亿元规模医药健康产业基金。新设100亿元规模医药并购基金。发挥好市级200亿元、区级100亿元两级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协同作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设立创新医药投资基金,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带动100亿元以上规模社会基金投资医药领域。优化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科创母基金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更包容、更体现创业友好型特征的相关制度,鼓励投早投小投长期,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强企业上市融资服务。做好企业上市储备,按照储备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目标,2025年重点储备和服务不少于10家北京市拟上市医药企业,推动其在北交所等市场的上市进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