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专家建议:价格调控思路要从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

欧阳剑环 中证金牛座

中国人民银行5月9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在“专栏6”中强调,为支持物价合理回升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市场专家认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供需结构矛盾。当前,我国物价的低位运行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需求方面,消费下行压力持续存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投资收缩明显,价格下降更多。供给方面,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行业自律“管低价倾销”作用难以发挥,局部的地方保护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效推进,低效、无效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出清。

有市场机构分析指出,不同行业的物价变化也呈现出不同特点。近年来,一些与传统落后产能相关度较高的行业,产品价格跌幅较大,如以建材为主要代表的黑色金属加工以及化工等行业,过去一年PPI跌幅普遍超过5%。不同行业价格的差异也会反映为行业之间利率的差异,并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产能。

业内专家认为,价格首先取决于商品供需关系,货币是次要因素。当前货币供应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速,但物价仍处低位。增加货币供给,供需关系没有改善,不能有效提高需求。如果推动供给扩张,供过于求格局下,物价低迷状况很难改变。价格调控思路上,要从以前的防“哄抬物价”转向防“低价倾销”。如果企业一味扩张产量,甚至是低价竞争,对物价压制作用会持续存在,长期看,也不利于市场秩序维护和企业经营稳健性。政府价格管理要从鼓励企业“以价换量”转向引导企业“以质取胜”。报告提到的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市场细分等多元化竞争策略是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