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金融监管总局: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陈露 中证金牛座

5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对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民营企业,把发力点放在“一业一策”上,立足行业产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在民营企业表现亮眼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领域,金融监管总局着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首先是促进投融资结合。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支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目前已经设立了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支持科技企业畅通融资的循环。其次是创新增信方式,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优化知识产权登记、评估、处置、补偿等相关的政策,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丛林介绍,金融监管总局还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了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为科技型、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专项担保。到今年一季度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此外,金融监管总局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面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开展两项保险补偿试点,目前这项制度已经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丛林表示,在以中小微民营企业为主的外贸消费领域,金融监管总局在小微融资协调机制中单列了外贸板块,全面梳理外贸企业清单,优先走访对接融资;以短期出口信用险支持出口贸易,今年一季度承保金额已经超过了2400亿美元,对外贸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的产业,比如电子信息、现代化工整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承保金额都大幅度上升;创新“跨境电商保”模式,支持外贸新业态,指导保险公司开发专属保证险产品,为跨境电商的境内采购提供信用保障;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领域信贷投放,支持消费服务业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在鼓励民间投资方面,金融监管总局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融资对接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形成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并且向银行推送,指导银行自主对接融资服务。“一些地方也有很好的实践和探索,比如有的地方搭建专门的线上对接平台,银行可以通过平台获取项目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能够精准识别与信贷政策相匹配的项目,这样就实现了从项目找资金变成资金找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对接效率。”丛林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