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欧盟“顶格”加征关税,系不配合调查?上汽方面独家回应
“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初裁,是具有意向性的惩罚,核心目的是遏制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来更好地保护欧洲的本土企业。”6月13日,上汽方面在接受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
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其中将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
目前,欧盟乘用车正常关税税率为10%。这意味着上汽集团面临的关税税率最高增至48.1%,遭欧盟“顶格”加征关税。
关于欧盟初裁对上汽集团临时征收最高38.1%关税的原因,上汽方面表示,首先,上汽集团是欧洲市场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车企,欧盟此次反补贴调查征税比例与车企在欧洲销量从高到低比例一致,核心目的就是遏制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MG4 EV在欧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成为“紧凑型纯电动车销量冠军”,欧洲也成为上汽集团首个“二十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
其次,外界流传上汽集团遭遇欧盟最高加征关税比例的原因是由于上汽集团不配合或者拒绝调查,这完全属于捏造和误读。“欧盟来现场调查,上汽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材料,凡是和反补贴调查相关的,我们都积极提供。”上汽方面表示,但欧盟的调查范围已经严重超出了与反补贴调查相关的范围,或和反补贴调查毫无关系的范围。例如,要求上汽提供自主品牌电动车详细的三电方面的核心技术资料,以及并未向欧洲出口电动车上汽大众等合资企业的信息。
“我们没有提供超出反补贴调查范围的信息,特别是涉及到自主核心技术的信息、细节。这是为保护上汽集团的商业秘密和合法权益所采取的必要保护性举措。”上汽方面告诉记者。
另外,欧盟反补贴计算方式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包括从市场上筹集的资金也被认定分摊在政府补贴基础上。
上汽方面表示:“欧盟的这次反补贴调查初裁,是具有意向性的惩罚,核心目的是遏制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来更好地保护欧洲的本土企业。”
上汽方面强调,欧盟拟对上汽实施高额的反补贴关税,具有差异化对待,是非常没有道理的事情。目前,欧洲团队也在正在积极进行沟通,向欧盟申辩。
同日,上汽集团也公开发布声明称,公司呼吁欧盟委员会慎重考虑其决定,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伙伴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共同寻找促进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上汽集团将继续努力,为中国和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宋兆卿 李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