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黑科技集结!智能眼镜成焦点
4月9日至11日,第十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吸引超1000家展商踊跃参展,设置超30个主题展区,涵盖智能终端、光电显示、人工智能、大数据存储、基础元器件、低空经济等前沿重点领域领先企业。
在展会现场,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看到,智能眼镜、环境光自适应电视等产品吸引众多观众争相体验。
在光电显示展区,TCL华星光电、天马、龙腾光电等企业展示了光电显示视觉技术的创新成果。TCL华星光电带来了全球首款6.36英寸最低驱动功耗屏幕、75英寸TFT(薄膜晶体管)的环境光自适应电视等产品。
环境光自适应电视 本报记者 张兴旺/摄
龙腾光电展示了动态隐私防窥屏、电子纸、三维立体显示等产品。记者了解到,龙腾光电相关新技术产品已与国际品牌客户合作,完成商业化落地。
在智能终端展区,博士眼镜携星纪魅族StarV Air2、雷鸟V3拍摄眼镜等产品亮相。其中,雷鸟V3支持拍照和拍视频,搭载阿里通义千问模型,可以进行问答聊天。记者看到,不少观众在产品展台积极体验智能眼镜产品的功能。
智能眼镜产品吸引观众前往展台体验 本报记者 张兴旺/摄
据博士眼镜工作人员介绍,当前智能眼镜有音频AI智能眼镜、AR智能眼镜、AI拍摄眼镜等品类。目前,不仅华为、小米、字节跳动、百度等头部企业纷纷涉足智能眼镜领域,众多小型公司也在积极布局。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智能眼镜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电子巨头下场有望加速行业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48亿美元。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从各大厂商已公布的产品信息来看,带摄像头与音频的可拍摄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今明两年的主流产品形态。消费电子巨头入局AI智能眼镜赛道,不仅能凭借技术与供应链优势,推出更具实用性和竞争力的产品,还可能通过成本控制降低售价,提升市场接受度。2025年将是AI眼镜行业“百镜大战”的起点,建议重点关注该产业后续发展的催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