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快报】7月10日中证投资资讯
【中证头条】
全新制程模式 量子模型架构改写芯片制造未来
---------
据报道,近日,澳大利亚国家研究机构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具突破性的半导体制程技术,首次成功应用量子机器学习(Quantum Machine Learning,QML)来建构工艺模型,不仅提升了制造的精准度与效率,还有望降低芯片生产成本。研究团队此次开发的QKAR(Quantum Kernel-Aligned Regressor)架构,将量子计算与传统机器学习相结合。他们的研究可能会彻底改变芯片的制造方式。
点评:量子计算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其应用场景从专用计算(如优化问题)向通用计算拓展,推动金融、医药、能源等领域深度变革。量子计算产业正处于“技术驱动向应用牵引”的关键转折期,2025至2030年将是商业化落地的黄金窗口,有望迈进千亿美元市场规模。凭借政策支持与工程化能力,中国有望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局部突破。
◆A股公司中,国盾量子(688027)是中国量子信息产业领先厂商。在量子计算方面,公司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及核心组件,并已交付科研客户。中科曙光(603019)为中科院“九章”系列量子计算机提供算力底座。与本源量子合作开发超导量子计算机,混合算力平台支持传统计算与量子算法协同。
【中证聚焦】
培育打造一批品牌 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10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家政兴农相关政策措施,培育打造一批家政服务品牌,制定修订一批家政领域标准,持续完善家政服务信用体系,营造更加放心、更加安心的消费环境,促进家政等服务消费提质升级,更好发挥惠民生、稳就业、促消费的重要作用。近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4项工作举措,有力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促进家政服务消费,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点评:随着中国社会的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之二孩政策、三孩政策的推行,创造了大量对于家政服务的潜在需求。中国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增长较快。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家政服务市场规模已突破1.16万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7.3%。万亿市场规模之下,家政行业仍存人才缺口。据商务部测算,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数超过3000万,成为重要的就业渠道。随着家政需求的日益旺盛,我国家政服务业全行业服务缺口在千万人以上。中国家政服务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政策红利、人口结构变化及技术革新将共同推动行业向专业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升级。
◆A股公司中,南都物业(603506)旗下社区增值服务包括家政业务,旗下“小南阿姨”品牌专注住宅清洁领域。科德教育(300192)旗下“天鹿到家”提供家政服务及幼儿园外托管服务。
【要闻精选】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印发《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生育友好型社会配套支持政策。持续拓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线上线下应用场景。规范发展“谷子经济”,支持国潮品牌出海开拓市场等。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日开幕,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将亮相。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部署开展打击锑和镓等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产经透视】
我国牵头制定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相关国际标准发布
---------
据报道,日前,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标准主要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复杂度、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并定义了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及其必要特征。
点评:测试场景是评估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基础,是支撑仿真和封闭场地测试等“多支柱”自动驾驶安全验证方法应用的核心要素,测试场景的多样性、覆盖性、典型性直接影响着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其涉及操作系统、物联网、城市基建、检测认证等相关产业发展,不仅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某种角度来说,自动驾驶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千方科技(002373)、金溢科技(002869)等。
【公司动向】
○长龄液压(605389)公告称,核芯破浪拟要约收购公司17290448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2%,要约价格为36.24元/股。此次要约收购以核芯听涛、澄联双盈协议收购公司43211714股股份为前提。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胡康桥。公司股票将于7月11日复牌。
○秦安股份(603758)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安徽亦高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99%股权。亦高光电作为真空镀膜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其超硬镀膜产品已应用于国内消费电子头部品牌高端手机、穿戴设备系列,并加速向全系列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高端平板电脑等领域渗透,其AR镀膜已成功应用于多款智能汽车车载显示系统,为智能座舱提供光学解决方案。公司股票将于7月11日复牌。
○仕佳光子(688313)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福可喜玛82.3810%股权。通过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获取MT插芯的生产工艺能力,充分保障公司MT插芯持续供货的稳定性,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关键原材料的独立自主。公司股票将于7月11日复牌。
○红星发展(600367)在互动平台表示,下游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向公司采购了部分锰系产品,用于电池性能的验证。公司涉及锰系产品的产能主要为电解二氧化锰和高纯硫酸锰,产能均为3万吨/年;同时,公司掌握有四氧化三锰产品生产技术,该产品已经完成中试验证。
○欣旺达(300207)7月10日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2027年推出第二代全固态电池产品。
○国星光电(002449)拟定增募资不超过9.8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超高清显示Mini/Micro LED及显示模组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光电传感及智能健康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智慧家居显示及Mini背光模组建设项目”“智能车载器件及应用建设项目”等项目。
○江丰电子(300666)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9.48亿元,用于年产5100个集成电路设备用静电吸盘产业化项目、年产12300个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业化项目等。
○广生堂(300436)乙肝治疗一类创新药GST-HG131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金固股份(002488)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和智元机器人的项目在顺利推进中,相关样品已通过第三方实验室试验,并出具实验报告,部分性能指标超过智元需求的产品标准。公司将会配合智元进行机器人产品研发,为其提供应用阿凡达铌微合金材料制作的结构件产品。
○天源迪科(300047)7月1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全资子公司维恩贝特在稳定币的发行、流通、交易、运营以及RWA等方面有一定技术储备。
○科大讯飞(002230)携手中国移动(600941)推出大模型电话同传服务。
○汉缆股份(002498)预中标南方电网合计9.07亿元项目。
○东阳光(600673)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157%至193%。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已实现营业收入。
○哈投股份(600864)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233.10%左右。博隆技术(603325)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23.09%至183.93%。上海洗霸(603200)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36.47%至181.85%。龙源技术(300105)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16.61%至158.26%。天保基建(000965)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581.8%至2329.27%。三美股份(603379)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46.97%至171.67%。长青股份(002391)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6.02%至131.77%。华茂股份(000850)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3.36%至391.70%。中国重工(601989)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1.73%至238.08%。光华科技(002741)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75.05%至440.26%。达意隆(002209)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62.38%至249.84%。
【资金观潮】
○7月10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92.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板块是小金属、光伏设备和房地产开发,分别净流入22.99亿元、22.44亿元和19.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个股是北方稀土、中油资本和N同宇,净流入额分别为11.80亿元、7.01亿元和6亿元。
○晶澳科技(002459)7月10日涨停,成交额24.57亿元。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1.28亿元并卖出1.57亿元,3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32亿元。
○京北方(002987)7月10日跌7.11%,成交额41.24亿元,换手率19.07%。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2.91亿元并卖出2.19亿元,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1.11亿元。
【免责声明】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版权归中国证券报所有。未经我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