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权威专家: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迎来新的定价方式

彭扬 中证金牛座

9月29日,人民银行指导商业银行再次下调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并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银行已发布具体操作事宜,在10月底前统一实施批量调整。

据了解,各银行积极筹备确保利率调整过程稳妥有序。人民银行降低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通知发布后,各商业银行相继发布转换公告,并明示利率调整方案,给借款人吃下“定心丸”。

业内人士表示,有了前一次的调整经验,各银行对整个调整流程已更加熟练,老百姓心中也更加有底,本次调整将有序稳妥落地。

本次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将迎来新的定价方式。权威专家表示,一是自11月1日起,存量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均可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重定价周期,选择按年、半年或季度重定价。从长周期看,重定价周期长短对利率调整的影响是中性的。重定价周期短的特点在于,可更为及时灵敏反映利率的下行、上行。

二是当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发放房贷利率出现一定差距后,借贷双方可适时通过变更合同等方式,自主协商调整贷款利率加点幅度,不需要等到再次批量调整。

从银行净息差角度看,此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对银行净息差的影响总体保持中性。上述专家表示,5月17日放开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后,房贷利率出现了明显下降,新发放和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之间的差距再次拉大。不少存量房贷选择提前还贷,这不仅会让银行损失利息收入,还会产生经营贷、消费贷替换房贷等现象。存量房贷利率再次下调后,将新老贷款利差拉平,可以有效减轻提前还款压力,一定程度上抵补银行的利息损失。

此外,9月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相当于为银行提供了1万亿元的长期低成本资金,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降也可以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

权威专家预计,随着本次降息降准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存款利率也将跟随调整,还能进一步减轻银行利息负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