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最新榜单来了
3月,在国际市场大幅震荡的背景下,中国资产表现出较强韧性。债券市场先抑后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上行10个基点至1.81%。股市方面,前期涨幅较大的成长板块震荡调整,红利价值板块涨幅居前。在震荡市中,银行理财产品表现如何?请看由中国证券报与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共建的金牛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制作的银行理财产品3月榜单。
银行理财产品3月榜单
【风险提示】
本榜单所有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若市场环境或政策因素发生变化,将可能导致产品表现不及预期。榜单可能存在样本不足以代表整体市场的情况。
一、 定期开放6个月以内“固收+”类产品榜单
和2月相比,3月上榜产品平均资产规模上升93%,为5.23亿元;加权年化收益率和已实现波动率均值均下降。投资组合方面,“核心+卫星”配置策略较为突出,基本都以债券作为核心配置,并选择多样化卫星配置以实现资产收益水平和流动性的均衡。整体来看,多只上榜产品仍通过持有同业存单、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来强化流动性管理,现金类资产持有比例下降至更低水平。增强收益的“卫星”配置则包括委外投资或代客境外理财,优先股、永续债等权益类资产,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等不同资产类型。
二、定期开放6个月及以上“固收+”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期末产品平均规模1.93亿元,较2月上升了60.83%。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环比下降。上榜产品直接持有的债券类别多样,主要为中长期城投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并通过持有信托计划、永续债、可转债、REITs和ETF等资产增强收益。权益类资产成为上榜产品增强收益的重要选择,上榜的三级(中风险)的产品几乎都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权益资产,整体配置比例约2%。
三、定期开放纯债固收类产品榜单
市场震荡中,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明显增加,低风险产品相对优势显现。上榜产品中,中大规模产品的数量增加,平均规模达到11.22亿元,较2月产品平均规模上升超4倍。从资产配置来看,上榜产品广泛持有中短期城投债、银行债等多个债券品种,债券类资产平均配置比例环比下降。多数上榜产品3月增配现金类资产,在震荡市中通过“轻债重现金”策略强化流动性管理,此外,配置公募基金的上榜产品数量依然较多,但整体持仓比例下降。
四、定期开放混合类产品榜单
3月定开混合类上榜产品在震荡市中表现出较强的韧性。15只上榜产品均为三级(中风险),平均波动率显著增加,平均加权年化收益率有所下滑,期末平均产品规模约为1.40亿元,环比上升近30%。投资组合方面,上榜产品保持了多样化配置策略,“含权”仍是重要特征。宽基指数基金、混合型基金是主要配置选择。在个股选择上,随着市场风格的转换,上榜产品的红利偏好有所增加。
五、最短持有期“固收+类”产品榜单
与2月相比,3月上榜产品整体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均下降,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为16.43亿元,环比上升11%。资产配置方面,上榜产品以债券投资为核心。部分上榜产品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利率风险,丰富风险管理手段。此外,配置混合基金、ETF、信托计划等资产的上榜产品数量仍然较多,上榜产品权益资产平均配置比例约7%。
六、最短持有期纯债固收类产品榜单
与2月相比,上榜产品的加权年化收益率均值和平均已实现波动率持续下降,期末产品平均资产规模44.25亿元,环比上升30.92%。此外,大部分上榜产品最短持有周期在一年以内。值得一提的是,新上榜的中原银行如意宝人民币理财产品为自选周期型,最短持有周期从32天到730天不等。从组合配置来看,3月“重现金”策略强化,超半数上榜产品以超过40%的较高比例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以保持较高的流动性。
七、最短持有期混合类产品榜单
上榜产品的波动率较2月增加,平均加权年化收益率有所下滑,期末平均产品规模约为8.11亿元,环比上升超3倍。上榜产品资产配置策略差异较大。资产类别配置多元,多只上榜产品配置避险属性突出的黄金ETF等。
八、现金管理类产品榜单
结语及评价方法说明
2025年3月2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办法》共六章五十条,对金融机构在适当性管理全过程中的有关义务进行规范。金融机构应当了解产品,了解客户,对客户购买的产品提出适当性匹配意见,销售与其相匹配的产品;对于投资型产品,要求金融机构划分风险等级并动态管理,并将投资型产品的投资者区分为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对普通投资者进行特别保护,包括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开展风险提示等主要内容。
制定金融机构产品适当性管理制度是明确金融机构适当性管理义务,将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风险等级与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相匹配,做到每只产品所投资资产构成清晰,风险可识别的制度保障基础。
3月评价中继续着重考查产品风险等级数据。3月上榜产品的整体风险水平有所下降。其中,上榜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三级(中风险)及以上的产品的占比仅为36.67%,环比下降9.17%;仅有两只上榜产品的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且均为混合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上榜产品的平均规模明显上升,体现出更强“抗震能力”。
本榜采用2023年8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总计20个月的银行理财市场公开数据,对公开募集、开放式净值型、币种为人民币、发行对象包含自然人可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按照投资类型、运行模式和期限等进行产品分类计算。
通过年化加权收益率、收益波动、下行风险、购买成本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月度综合分析(定量+定性),并借助Z-Score模型进行指标综合评价。每个榜单包含15个产品。部分产品在榜单发布后可能已终止(计算时仍在存续期),但可参考同系列。
榜单使用的数据覆盖了市场上绝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数据库包含的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超过26.80万亿元。原则上入围榜单的理财产品规模需达到8000万元及以上。考虑到混合类理财产品规模整体较小,且个别理财产品表现突出,该条件可酌情放宽。同一机构如果有多个产品入围榜单,仅选取同系列中排名最高的产品,且入围产品总数原则上不超过两个。
由于部分理财产品未完整披露到期报告或净值数据,榜单统计数据可能有疏漏之处。如果认为数据有偏差,请和中国证券报与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共建的金牛资产管理中心联系,邮箱:goldenbull@cuhk.edu.cn
【附一】
开放式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根据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类型以及产品的投资性质进行类别设置。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类型为开放式,包括每日开放、定期开放和最短持有期;投资性质包括现金管理类、纯债固定收益类、固收+类(固收增强)和混合类分类。具体如下:
【附二】
各指标计算权重及排名体系
【附三】
主要计算指标说明
自公布日之前的一年产品单位净值或万份收益均纳入排名指标计算范围。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其中,在年化加权收益的计算中,首先以每周交易日最后一天(周五)净值为基准计算周度收益率。然后,结合当期的周度收益率,使用Exponential权重(当期收益率数据权重为0.2,上一期周度加权收益率权重为0.8),递推计算出周度加权收益率指数EWMA。最后,可计算得年化加权收益率=EWMA*52。
【免责说明】
本报告原始数据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此报告仅做数据统计,不做投资参考之用,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做出任何形式的保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记者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