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国金基金马芳:挖掘低利率时代“隐形红利资产”

王宇露 中证金牛座

在利率持续走低、股市反复震荡的环境下,红利资产凭借需求刚性、现金流稳定等属性,业绩韧性与防御属性凸显。在此背景下,国金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7月28日开始发行。

拟任基金经理马芳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红利策略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日渐凸显,而量化策略重塑了红利投资的逻辑,在追求底层贝塔收益的同时,还有机会获得超额收益,组合具备更大的收益弹性空间。未来随着市场上量化资产规模的扩大,公募量化的相对优势会更加显著。

红利资产价值凸显

马芳认为,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走低。在低利率环境下,红利资产以其股息率相对较高、业绩水平相对可观、抗跌能力相对较强的特性,吸引了一些追求风险收益性价比的投资者的目光。另外,新“国九条”等政策对红利资产也形成强力驱动。随着现金分红相关政策面的不断优化完善,能持续获得高股息收益的红利资产作为底仓资产的配置属性值得关注,红利策略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日渐凸显。

相关资料显示,国金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红利主题相关上市公司。基金股票资产(含存托凭证)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范围为60%-95%,其中投资于该基金界定的红利主题相关股票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在红利主题的界定上,个股需为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和备选成分股,或是在过去两年中,至少有一年实施现金分红且现金分红率或股息率处于市场前50%的上市公司非ST及*ST股票。

量化策略为红利投资赋能

令市场关注的是,量化策略如何实现为红利投资赋能?

马芳表示,一方面,从被动投资到主动投资,量化重塑了红利投资的逻辑。与被动红利基金相比,主动管理的红利量化基金无成分股数量限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灵活的针对性调整,有机会挖掘到相对数量更多、基本面优质的“隐形红利资产”,捕捉市场变化带来的潜在机会。另一方面,红利资产作为价值类资产,本身就有望创造出相对持续的底仓收益。量化策略的融入,在追求底层贝塔收益的同时,还有机会争取策略所带来的超额阿尔法收益,力求增加组合的弹性。

谈及投资策略,马芳概括为“红利为基,量化增益”。“我们聚焦红利主题构建选股模型,根据经济基本面、市场情绪等数据筛选个股,构建投资组合。选股模型从红利相关维度全面评估公司价值,并考虑市场情绪等因素,为投资标的合理定价。”马芳介绍,在此基础上,团队会从构建的红利主题股票池中,通过多因子量化投资模型选择个股,构建投资组合。同时,团队会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变化进行动态调仓,力争提升业绩弹性。

深耕量化投资

马芳拥有6年投资管理经验。其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近几年成为市场知名的公募量化产品。

马芳谦逊地表示,基金长期收益表现的背后,离不开专业团队的协作。她介绍,国金基金量化投资团队由具备10年投资管理经验的姚加红领衔,策略核心成员出身于知名院校的经管、数学、计算机专业,“金融+IT”背景,使得团队擅长使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此外,主要支持团队有近40人,包括研究、信息技术、交易和风控等部门,为投研支持、软硬件建设、基础数据清洗、交易实施和风险控制等业务全链条保驾护航。

国金基金将量化投资纳入核心战略,自2013年起搭建量化投资体系,历经市场变迁,始终保持对量化投资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深耕量化投资的背后,离不开对国内量化市场发展的积极展望。马芳分析,当下公募量化以中低频策略为主,随着市场上量化资产规模的扩大,大部分量化产品的交易频率会降低。“公募量化的相对优势体现在超额收益、流动性、普惠金融等方面,未来几年公募主动量化基金的规模可能会持续增长。”马芳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