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实探 | “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变形记

刘丽靓 中证金牛座

在繁华的北京CBD核心区,朝阳区建国路75号,深藏着一家有着68年建厂史的热电厂。

“人还在西城区地界儿,隔着东城区,往东就能看见朝阳区的大烟囱。”说的就是这儿。

这家被称为“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的退役老电厂,如今焕新重生。

5月2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北京热电公司(简称“北京热电”)。在这里,厂房改造的咖啡馆内一阵阵悠扬的爵士乐在飘荡,废水箱改造的买手店内,潮流的服饰琳琅满目,中和水箱改造成的数字文化办公区令老工厂传递出现代气息,映衬着“中国尊”背景的废弃运煤铁轨成为拍照打卡新地标......

记者获悉,由北京热电厂区改造而成的“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即将开园,国家能源集团正走出火电厂转型升级“新路径”。

图片

厂房改造的咖啡馆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摄

据了解,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前身是具有68年建厂史的北京第一热电厂,该厂区曾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建设的第一家高温高压热电联产企业,圆满完成国家历次重要纪念日的政治保电及阅兵保障任务。

图片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热电厂70年代厂区旧貌  图片来源:国家能源集团

“从1958年投产到2015年3月,北京热电累计发电量1229亿千瓦时,供热量60785万吉焦,实现安全生产5140天。2015年3月20日,北京热电关停两台在役机组,不再供热发电。”北京热电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废水箱改造的买手店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摄

2022年11月,自然资源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鼓励国有企业以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等政策措施。

上述负责人介绍,为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停产后的北京热电主动作为,重塑企业发展定位:即以数字艺术为核心,工业遗产为载体,创意产业和低碳技术为保障,潮流消费和活力生活为特色,打造国际一流的低碳型智慧型数字文化艺术产业园。

“确定发展定位后,北京热电深入研判政策,完善可行性方案,开展区域设计,加速资产处置,保障优先加快基础改造研究,助推厂区开发建设,多维度全方位推进厂区开发工作有序开展。目前,建国路75号数字艺术园区已有中国数字文化集团等多家数字科技、文化传播头部企业进驻,初步形成了与CBD商业互补的数字文创消费业态。”北京热电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废弃运煤铁轨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摄

记者了解到,5月20日-26日,北京热电联合园区已入驻企业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开展“中数数字艺术嘉年华”,活动遵循“数字技术赋能夜游和夜间消费场景创新发展”的核心理念,以突破传统的观演方式,将声、光、电、服、化、道、水、火、雾等特效与先进的科技手段融合,让数字与实景、艺术、人文结合,通过“二十四节气光影集市、互动光影装置体验、艺术光影大秀”三大数字化内容串联,为夜幕下的首都北京带来一场汇集“夜游、夜娱、夜市、夜秀”于一体的光影盛宴。

图片

中数数字艺术嘉年华 本报记者 刘丽靓 摄

“下一步北京热电将以园区为平台载体,强化园区未来在数字创新、文化创业新产业链的整体承接能力,进一步强化传统能源企业向数字科技类文创园区转型。”北京热电相关负责人说。

审读:倪铭娅

编辑:王寅

校对:张典阁

监制:李若愚

签发:费杨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