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上海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超: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林倩 中证金牛座

“2025年全国两会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公司积极响应,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日前上海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海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两会传递出中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也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上海证券是上海国资控股的金融机构,李海超表示,公司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扣紧资本市场发展主线,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倾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助力国家战略 服务实体经济

李海超指出,在政策利好下,证券公司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助力国家战略,注重聚焦主业,自觉强化作为证券公司的功能性定位,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向新质生产力聚集资源,向先进领域赋能创新,激活产业链与创新链协同效应,发挥证券公司为实体经济沃土滴灌、引流源作用,抓住机遇,落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根据介绍,上海证券深耕重点产业和长三角区域,为各地政府投融资平台、中小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作为百联集团“一核三柱”的金融支柱,积极协同集团及其关联方成功发行了首批消费类公募REITs试点之一——华安百联消费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

上海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海证期货发挥大宗商品期现结合和价格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和联华合作,试点苹果期现结合供销项目,创造了“农产品期货交割品直供零售终端”的新模式,让实体与金融结合具象化;并以场外衍生品业务和期现业务为突破口,不断探索产融结合的新路径,共同构建起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坚持贯彻“金融为民” 强化责任担当

作为证券公司,李海超认为,要强化责任担当,探索推动共同富裕新模式;秉持“以客户为中心”,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加快推动业务创新变革与转型升级;坚守合规、牢控风险,增强发展韧性;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

上海证券多年围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通过金融帮扶、生态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精准帮扶、文化帮扶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积极开展“一司一县”结对帮扶,深化公益行动全面覆盖,取得实效。

此外,上海证券还打造全国首家产融结合的投资者教育基地,赓续红色金融与爱国主义精神,持续对金融知识、财商知识及投资者风险进行展示、体验与分享,切实以行动推动客户权益保护。坚持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放心、贴心、全心的整体服务。

坚持推动金融创新 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李海超表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数智化转型是行业大势所趋,AI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深度赋能投研、投顾、交易、风控、运营等全业务链条发展,促进行业加速进化和分化。

李海超介绍,上海证券围绕集团及公司战略布局,提出“数字上证”愿景,打造数智化引领特色,加快数字金融创新,全面启动数智化转型。确立固根基、寻突破、超融合“三阶目标”,持续打造金融科技底座,制定清晰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分阶段、分步骤、有节奏、有重点地实现“六化能力”,以前沿技术实现AI+驱动;打造业务赋能“五大中心”,整合客户、产品、交易、行为、资讯等多维数据,为客户服务、投资投研、业务运营创新赋能。

此外,上海证券正加速推进本地私有化垂类大模型的应用部署和AI智能体建设,旨在将大模型的强大能力深度融入更多业务场景,进一步加快对业务的赋能。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探索,不断挖掘新的应用场景,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

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政策利好推进下,李海超表示,上海证券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贯彻两会精神学习,凝聚人心,激发动能,力争在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春天里”,做精耕细作者、做创新助推者、做稳健前行者,在金融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挑重担,彰显国企担当。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中证金牛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APP阅读
立即打开